人工植牙的目的在恢復民眾的咬合功能及美觀,在病患缺牙的區域,牙醫師會’’植入’’人工牙根,而人工牙根就會和周圍的骨頭產生癒合,就是所謂的’’骨整合(Osseointegration)’’,相信這樣的發現與發明,解決了許多牙科治療的困難,近代的牙醫科學研究,都希望用不同的植體表面處理,來減少植體在骨頭癒合的時間,進而完成後續假牙的修復,但當不同植牙公司所宣稱“我們家的植體最棒‘’的同時,究竟不同的植牙表面處理在發生植體周圍炎的時候,治療上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??
Albouy 等學者在2011年時,於臨床牙周病雜誌(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)發表了一篇有趣的動物實驗,作者將四種不同表面處理的植體,turned (Biomet 3i), TiOblast (Astra Tech AB), SLA (Straumann AG) and TiUnite (Nobel Biocare AB)置放於狗的下顎齒槽骨,再以牙菌斑細菌產生的方式,讓植牙發生實驗性的植牙體周圍炎,四週後,作者施與手術方式對植牙進行機械性清潔與治療,並比較彼此植體間不同治療的效果。
結果:在經過手術之後,turned , TiOblast 和 SLA 的表面處理都有臨床上的進步,也伴隨骨頭的增加;相較而言,TiUnite 臨床表現持續的紅腫現象,最後因骨頭喪失產生植牙體脫落。所以本篇研究的結論,不同的植牙表面處理,當植體周圍炎發生時,對手術治療上其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的。
閱讀心得:
- 發生植體周圍炎的原因很多,牙菌斑的堆積是其中之一,該實驗設計在手術後特別不使用抗生素合併治療,顯示針對不同的植體表面處理,會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。
- 這是一篇動物實驗,或許在人體試驗上會有不同的結果,且臨床在治療植體周圍炎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也會有不同的策略,但本篇文章仍有相當的參考價值。
- 植牙前,想一想,如何可以更減少植牙併發症的產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